发光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7032
国内刊号:22-1116/O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6076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合一”

  摘要: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正是如今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贯彻好“教学合一”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合一,过程与方法,思维品质

    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的过程与方法”与“学的过程与方法”有机合一,是我们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如今,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学合一”的思想,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过程与方法”都能当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前者为后者服务。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谓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都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但老师能教给学生的是有限的。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结合实践,下面通过二个案例加以讨论物理教学中 “教学合一”。

    案例一:“力的合成”

    教学方案一:第一步: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书上两个小孩提水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效果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的理解。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力的合成的方法。

    第二步:介绍初中学过的“分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合成”。

    第三步:探究“互成角度的分力合成”。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等于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课堂演示实验”。

    教师做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实验,通过实验记录数值,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以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然后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例题1:运用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老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图习惯。

    例2:阅读课本中的两图,强调: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

    第五步:精练反馈,巩固升华。

    学生做课本后的练习,然后老师点评。

    讨论: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F2 (两力夹角为0)

    Fmin =F1-F2 (两力夹角为180度,F合与大的分力方向一致)

    夹角在0——180之间,合力介于Fmin与Fmax之间。(播放动画,加深印象。)

    想想、议议:多个力的合成。

    第六步: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思路清晰,从例题的构思、教师的方法小结、直至最后作业题的布置等一系列环节,都围绕“方法”这一主题进行;该案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有用的结论,并把该结论用来分析解决新的物理问题。这一教学流程的背后体现的教学思想是:主要依据“教”的流畅性和按部就班的实验性思路来安排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在“教”的过程与方法上做文章。

    该案例究竟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呢?笔者认为没有。因为案例所呈现的仍然是以教师陈述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一种能使学生探究的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发现的机会,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按照这一原则,可以这样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二:第一步,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书上两个小孩提水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效果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的理解。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探究活动。

    第二步,探究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等于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设计实验”。

    如何进行实验?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此时老师首先演示互相垂直的两力的合成,为学生的探究作铺垫。然后让学生讨论:

    A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B 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C 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D 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对四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印象开始清晰起来。

    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记录角度、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等。老师巡视解惑。

    第三步,活动三: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探究之后,请每一组同学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以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汇报结果,老师补充总结,得出结论:(1)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播放动画,加深理解。)

    (2)说明矢量的普遍适用性。

    第四步,教学第四环节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按原方案一中的第四步进行。

    第五步,精练反馈,巩固升华。

    按原方案一中的第四步进行。

    第六步,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本节学到了什么,默写到作业本上,相互交流。

    然后教师小结。

    第七步,布置作业:实践活动,自作合力随着分力的方向变化而变化的演示教具。调整后的教学方案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创设探究情境,学生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测量、收集证据,把实验技能训练融入探究过程,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再进行解释和评价,获得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智力挑战;从例题的构思、教师的方法小结、直至最后作业题的布置等一系列环节,都围绕“学”的方法进行,可以看到调整后的教学方案其着眼点在于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等效替换”是物理学中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案例具体、有意识地应用该方法来分析合力与分力问题,并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有用的结论,再把该结论用来分析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案例二:“画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方案一:第一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由于小灯泡钨丝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通过不同电流时的电阻不同,因此它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第二步,分析电路图,介绍实验步骤。

    (1)按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始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

    (2)接通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开始增大,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增入表1中。

    编号

    1

    2

    3

    4

    5

    6

    7

    U/V

    I/A

    灯泡发

    光情况

    (3)在坐标纸上以电压U为横坐标,电流强度I为纵坐标,利用上表的数据,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三步,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原理解释你描绘的曲线吗?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原理陈述清楚,实验步骤详细,但实验的功能偏重于验证原理和训练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教学合一”的角度来看,很显然,这一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的流畅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上存在欠缺。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一种能使学生探究的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发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按这一原则,可以这样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二:第一步,问题与猜想——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什么特点?“4V、0.7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能是什么样的曲线?试画出来。

    第二步,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你们打算怎样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画出电路图。说明所用的实验器材,设计所需记录数据的表格。第三步,进行实验,记录和处理数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把测量数据填入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绘出实验图线。第四步,分析、论证和评估。描述实验得到的曲线的特性;实验的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致吗?试定性地解释实验图线的特点。

    调整后的教学方案二和教学方案一中,使用的仪器完全相同,但实验功能却大为不同。让学生提出猜想,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收集证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的过程与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理解透,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方明主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2—19。

  ﹝2﹞ 李尚仁主编。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骆兴高。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尝试,学科教育,2002(8)19~22。

  附: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发光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发光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